浏览次数:123作者: 站点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8-01 |
“现在厕所干净又方便,夏天也没臭味了,人大代表真是把咱老百姓的事儿办到了心坎上!”指着自家整洁的卫生厕所,村民的脸上笑开了花。这舒心的变化,源于镇人大代表们连日来在农村户厕改造工作中的持续发力。
察民情,把准改厕“脉搏”。“改厕不是简单的硬件升级,得让群众用着顺手、住着舒心。”镇人大主席的话道出了工作初衷。今年以来,镇人大组织各级代表深入全镇各村,以“拉家常”“蹲点看”的方式开展入户调研。代表们既查看化粪池密封情况、管道通畅度等“硬件指标”,更细问村民使用中的“堵点痛点”——夏季是否异味重、排水是否顺畅、老人小孩能否适应。从墙角渗漏的污水到村民犹豫的眼神,一个个细节被记在代表们的民情笔记本上,最终梳理出设施维护不到位、使用技巧不普及等关键问题,为整改工作找准了方向。
解民忧,啃下整改“硬骨头”。“这处化粪池密封圈老化了,得马上更换;那户的冲水装置角度不对,老人用着费劲,得调一下。”在毛庄村的整改现场,人大代表们逐户排查,逐项落实。针对部分设施“带病运行”的情况,代表们协调镇农业农村岗,从更换配件到调试设备,全程跟踪监督,确保每一处维修都扎实到位。考虑到不少村民对新设施维护知识欠缺,代表们还当起了“宣传员”,手把手教村民清淤技巧、防堵妙招。
暖民心,织密长效“保障网”。“改得好更要管得好,不能让惠民工程成了‘半截子工程’。”这是代表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为让整洁的厕所长期保持“好状态”,镇人大代表们推动建立了一整套长效机制:定期上门检查、开通维修热线、村民有需求随叫随到,引导大家共同维护。
如今的段园镇,昔日的“脏乱差”厕所变身“洁净美”新景,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更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镇人大代表们表示,将继续紧盯改厕后续工作,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回应期盼,让民生福祉在细致监督中不断升温。
一审:徐晓雯
二审:魏雅琦
三审: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