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451作者: 站点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4-16 |
春日的毛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生机盎然,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代表接待席上,映出一片暖意。4月10日上午,镇人大代表连晴晴刚在接待席坐下,毛庄村村民王大爷便推门而入,脸上挂着掩不住的笑容:“连代表,上次跟您反映的村口那段坑洼路,现在已经修好啦!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绕道了。”这是段园镇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段园镇人大累计接待群众186人次,推动解决道路修缮、农田灌溉、路灯安装等民生问题173件,群众满意度达98%。
“零距离”听民意:从“坐等上门”到“主动问需”
“过去反映问题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每月1日到代表工作站,啥都能唠!”欧集村村民李大姐对代表接待日制度赞不绝口。段园镇人大主席团创新推行“三定三公开”机制(定时、定点、定人,公开接待流程、公开问题清单、公开办理结果),在11个村(社区)设立代表联络站,将每月1日固定为“代表集中履职日”。
“能现场答复的马上解决,需要协调处理的就列入督办清单。”翻开那本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诉求的工作台账,每一条意见的处理进展都清晰呈现。在段园镇人大的持续跟进下,诸多民生问题都在稳步解决。
“长效化”聚民心:从“活动品牌”到“制度名片”
代表接待日不仅要“听民声”,更要“解民忧”。段园镇人大将接待日与代表年度履职评议挂钩,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去年,代表们推动完成了段园镇农村公路提质改造联网路(马小路、菜大路及祁河路)项目、段园镇袁庄行政村北陈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提升改造工程等3项重点民生项目,协调资金超600万元。
“创新化”优服务:从“固定站点”到“流动桥梁”
为扩大覆盖面,段园镇人大在传统接待站基础上,推出“流动接待”模式,同时探索“代表+网格员”协同机制,借助基层网格力量精准收集民意,让民意收集更精准、问题解决更高效。“群众的笑脸就是最好的履职答卷,我们要继续完善工作机制,让每一件民生小事都能得到妥善解决,让‘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承诺落到实处。”镇人大主席马明明表示。
在段园镇,代表接待日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座24小时在线的“民心桥”。从一条路、一盏灯到一项政策、一个产业,代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温暖民心,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编辑:徐晓雯
校对:魏雅琦
审核: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