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城赌城_ibet国际集团$官网娱乐平台

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大新闻 / 镇街人大
杜集区朔里镇人大:聚焦民生实事,开展惠民行动纪实
浏览次数:1300作者: 站点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5-09

2022年4月,“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开展以来,朔里镇人大积极构建“党委领导、人大推进、政府办理、代表行动”的工作格局,努力把代表反映的难点转化为工作亮点,把代表的呼声变成群众的掌声”,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检验“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以来取得的成效,活动开展以来,朔里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市、区、镇人大代表对“聚民意,惠民生”开展情况,深入基层一线进行调研。

一、基本情况

朔里镇位于淮北市北部,全镇总面积50.05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3个社区,42个自然村,总人口4.85万。现有市代表12人,区代表34人,镇代表78人,四个代表活动小组,三个代表活动室。

二、活动开展情况

事迹一

背景:为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区“一改两为”决策部署,结合省市区人大代表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以来,区、镇代表高鲲鹏提出的建议,镇党委高标准谋化了朔里镇党群服务中心,整合行政审批和社会公共服务统一办公,全面提升我镇便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镇党群服务中心项目位于朔里镇朔湖东苑西门口,打造朔里镇党群服务大厅,大厅面积约600平方米。设立综合受理区、自助申报服务区和社会公共服务区,共22个窗口,包含镇全部便民服务功能。

以多功能大厅建设为基础,优化环境支撑力。

大厅分区精细化。根据群众办事动线,合理设置智能导服区等“四大区”,科学重塑窗口布局,提升居民群众流畅办事体验。自助办理一体化。探索构建全自助办理体系,在智能导服区详细公示导办流程等说明,逐步引导居民开展自助办理。新增办理事项。在原有事项基础上,积极承接区级下沉事项及公务服务事项,配置市场监管、城建、供电等新事项,扩大镇便民服务中心业务办理覆盖面。

以推行特色服务为主线提升服务软实力。

管家服务。选拔业务骨干、党员志愿者等组建“党员管家”团队,“一对一”提供指导帮办等“管家式”服务,进一步优化办事体验。代办服务。为辖区内残疾人、独居老人等提供上门“代办”服务,提升困难群众办事幸福感。延时服务。推行“延时服务”,以午休不间断、早晚弹性办的工作机制,确保收件受理到位,实现群众少跑腿、好办事,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代表们来到朔里镇为民服务大厅,为民服务大厅建设是根据代表建议,为方便群众办事,由原来的社保大厅、民政大厅等几个大厅综合建设的,大厅的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图片1.png

事迹二

背景:代表们实地查看了朔里镇矬楼村蒋庄自然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矬楼村蒋庄自然村,原来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矬楼村蒋庄自然村部分沟渠存在淤堵现象,造成雨季排水不畅,不利于农业生产,影响居民生活环境;部分巷道存在不同程度老化,雨后影响群众出行,且道路两旁没有照明设施,群众早出晚归时存在安全隐患。

市人大代表蒋连红提出建议后,镇党委高度重视,及时申报了2023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总共投资600元万元建设美丽乡村,目前已完工。

项目建成后,村容村貌大幅度提升。在矬楼村蒋庄自然村,村道通畅、屋舍整齐、沟渠清澈,蜿蜒于村内的水泥路面干净平坦,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现在我们村非常漂亮,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改造,让村里的路更宽敞了,随处乱扔的垃圾、杂草丛生的现象也没了。”谈起村里近几年的变化,矬楼村蒋庄自然村村民高兴地说。近年来,该镇不断加快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通过实施道路、自来水、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并对村庄进行全面亮化、美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现代农业及商贸服务业,全力攻坚基础设施提升,街面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图片2.png

事迹三

背景:青年沟形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为了沈集村农田排水和灌溉,经过多次扩挖形成现在的沟型,原来全长2.1公里左右,现已贯穿沈集湖全径,北起浮水路,南接丰产沟,共有六座桥,一座闸。最近的一次扩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已经过去三十多年,现在沟内杂草丛生、树木杂乱,已经影响严重影响排涝,由于近几年恶劣天气增加,排水不畅。

2022年4月以来,省市区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区、镇人大代表沈长琪在走访群众收集意见和建议时,多数群众建议对青年沟清沟沥水,朔里镇人大主席团针对收集到的建议,高度重视,及时上报镇党委,经研究,准备投资500万元对青年沟进行清淤疏浚,保证沈集湖近4000亩土地的排涝灌溉。于今年4份开始设计,经过丈量全长2.68公里,分两期进行,第一期进行清淤疏浚,保证水系畅通,大约投资100万元,大约工期15天,在汛期前完成;第二期对所有桥梁、闸函进行重建或加固维修。目前正在施工中。

图片3.png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要以“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开展为契机,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进一步创新完善代表收集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代表的意见、建议,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切实解决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赢得民心。

二是进一步规范代表联络室建设,使代表联络室真正成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的平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阵地,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切实打通联络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继续按照省、市、区人大“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代表行动,坚持每月开展活动,建立台账清单,深入走访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倾听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朔里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实事改善发挥人大应有的作用。

(联系人:房殿彪;联系方式:1775971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