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897作者: 站点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8-09 |
8月5日,高岳街道2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冒着酷暑高温分头视察调研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代表、委员们分5个视察组,现场查看了31个自然村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情况。
据悉,高岳街道围绕《杜集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发动干部群众5000余人次,3年累计投资2321万元,建成“户户通”50公里,清理边沟17公里,修建管涵桥40余座,建成农村排水管网8公里,整治坑塘15个,设置各类护栏花坛6000余米,完成畜禽粪物资源化利用改造15家,清运垃圾及固体废弃物5000余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居民“户户通”,农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升。代表、委员们一个村一个村地查看、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访。
在座谈交流会上,代表、委员们指出,高岳街道位于城市结合处,近年来群众对宅基地、空闲地拆迁期望值过高,长期圈占土地的砖瓦较多,清理后有反弹现象,缺乏长效管护机制。另一方面,因基础设施条件差异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群众总体参与意识不强,主动性和创新性未能激发出来,参与度有待提高。强调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项民心工程,对于前期取得的整治成果,街道应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让农村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就下一步工作,代表、委员们建议: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凝聚工作合力。要强化部门与村(社区)协同联动,整合河长、路长、林长、网格员等多方力量,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要求,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各方责任。二是突出补缺补短,抓好问题整改。要结合“暖民心行动”,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发力,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三是注重长效,监管并重。完成整治任务的村(社区)要把建立村庄长效管护机制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长效管护运行机制,强化日常检查,保证各类设施正常运转,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整治和重复建设。四是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突出村民主体地位,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工作相结合,扎实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要我建、要我改”向“我要建、我要改”转变。培养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共谋、共建、共享、共评”机制。(高岳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