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0496作者: 站点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24 |
“赵代表,你来的正好,看这下雨天俺家门口也不积水了,亏了你们修的及时啊。”
“赵代表,俺正要去村里找你反映问题来……”
“赵叔叔,听说这要修健身广场,那可太好了,我们以后是不是可以在这里表演节目了啊。”
热情打招呼的、反映问题的、问题解决了表达感谢的……这个人缘好、深受群众喜爱的正是淮北市人大代表、杜集区纵楼村党支部书记赵忠奇。
从村干部到人大代表,多了一个身份太阳城赌城_ibet国际集团$官网娱乐平台了一份责任。从一开始的不熟悉到现在稳扎稳打,离不开长期地学习、调研、贴近群众,他说,“调研履职、走访群众是对我自身人大代表工作的极大促进。我们就是为群众服务的,经常走访,将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诉求整理成建议提出来,从而促进发展。”近年来,他积极参加市、区、镇各类人大代表调研、走访、接待群众等活动,并将人大代表工作与自身工作实际充分结合,提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环卫市场化运作等多方面意见建议,努力创新工作方法,谋发展、办实事,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
仁
仁者爱人。作为人大代表,他把群众当亲人。把代表工作的“办公室”放在群众家门口,放在田间地头。一个本、一支笔,满满地记录着群众所想所盼。
提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主要方式。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是建议的要求、诉求亦是追求。作为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赵忠奇说,“只有深入群众、身在人民当中,百姓才更愿意相信我,告诉我他们需要什么,我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才能更符合人民期待。真联系才能取得真效果。”
跟随赵忠奇的脚步行走在村间,看看房前屋后、下水道、路边的花草树木……边走边收集群众意见,一个个“动作”背后都有他的“思路”。纵楼村虽然不是很大,一圈走下来也要两个多小时,尤其疫情防控最紧张的那段时间,摸排、发动、宣传……赵忠奇一天都要绕着村庄走个四五趟,晚上回到办公室时,脚要放在沙发沿上才能勉强入睡。常年住在村部的他,疫情防控工作初期,更是连续两个多月没有回家。
在问道为什么不骑电瓶车或者开车节省时间时,他回答说,“走村入户就是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车啥的快是快,但往往一闪而过,问题也被‘抛之脑后’了。”不仅如此,记者发现,赵忠奇行走村庄另有深意,步行走来,群众瞧见他方便反映问题,一边走路还可以一边接打电话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问题,爱护群众之心让人动容。
行至特困人员葛大爷家门前,一座拆除了的危房和一旁的砖瓦房形成鲜明对比。汛期前,赵忠奇带领村干部及时排查,将危房及时拆除,妥善安置好70多岁的葛大爷兄弟俩,保障人员安全。
勤
作为人大代表,当好群众的“代言人”,赵忠奇始终坚持“四个勤”:勤于动脑、勤于动腿、勤于动耳、勤于动手。他说,“代表勤耕耘,群众才能喜收获。”
在群众眼里,他勤快地就像一个永动机,不是在思考就是在行动。他,正是用“勤”打动着百姓的心,大家常把“咱去问问赵代表,让他帮咱想想办法。”“俺们去找赵书记评评理,他做事公正。”放在嘴边。
怎么增加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一直是装在赵忠奇心上的一件大事,“只有把纵楼大市场做大做强,才能提高集体收入,才能解决群众的就业难题。”他充分立足实际,把当地资源优势、资产优势、区位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规范管理集体“三资”,加大集体资源整合,强化村组资产管理。2016年,村集体门面房顺应市场需求,承包租金由200元增加至500元,仅此一项村集体年增收10万余元。将老村部进行改造后租赁盘活,年增收9万元。盘活闲置集体资源,针对以前村集体土地承包不规范问题,依法收回,并根据市场价格重新发包,年增收20万元。兴办商贸三产服务,多方筹集资金360余万元,升级改造原纵楼大市场,建成高标准、现代化的综合大市场。现提供摊位500余个,并招商入驻通达生活驿站大型超市,带动周边600余人就业。2019年,纵楼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 万元。
为了使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实现小康路上一个不落,赵忠奇坚持党建引领,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因户制宜、因人制宜,一户一策,该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脱贫成效良好。
善
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赵忠奇时刻牢记履职为民的使命,“我想把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今年建议的重点。”
为了让建议更扎实、更具有推广性,他经常与各级部门沟通交流,参与座谈,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共同探讨、推进,更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征集民意。他在本村实践摸索,将善治带入治理思路,以善治之谋推进乡村治理新变,用心用力用情为民服务。
推动善治之要,在于体察民心,赋能于民,激发民之活力。他动员辖区党员,发挥“一组一会”、志愿者等作用,包保到户,全村各项工作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先后走访全村400余户1200余人,征求群众意见、“一组一会”讨论、党支部会议讨论等,探索制定村规民约,覆盖移风易俗、老人赡养、子女教育、医疗救助等多个方面,通过星级文明户、“最美纵楼人”评选等典型带动,致力于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坚持普法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邀请法律工作者下沉乡村精准服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消除不稳定因素,保障村庄和谐稳定。
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赵忠奇发现,以前盛放粮食的水泥缸、砂缸多已废弃,由于家中没有地方放,不少群众便把它们砸碎后随意搁置,不仅造成浪费也不便于清理,他便和村干部们号召村民把闲置的风箱、织布机、犁耕耙等老物件捐出来,并且登记造册。他介绍道,“将来我们把这些水泥缸等都用来栽花种草变成景观,村民们在休闲时还可以时常见到这些昔日的‘老伙计’,在过程中提升村民们的参与度、自豪感。”
不仅如此,对于村民家门口的砖瓦,他又想法子发挥用处,“自建房剩下来的砖瓦,村民都不舍得扔,可堆放在家门口既不好看也挤占了公共道路空间。”赵忠奇说,村里将砖瓦收购或帮助联系统一转卖,钱给村民,收购的砖瓦也可以用于村庄建设,这可是扎扎实实地“添砖加瓦”呢!对于调动村民积极性,赵忠奇就是这样不遗余力。
摸索、总结经验,党建引领、法治建设、完善村规民约等成为他建议中浓墨重彩的部分,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成效还是走过的弯路,都包含在建议里。一字一句都体现着真拼实干、真情实感。
美
边走边介绍,赵忠奇对村庄情况如数家珍: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用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四好农村路”2.48公里,铺设下水道。计划修建群众性健身广场1个、公厕1座,投资30万元架设100盏太阳能路灯,36万元用于房前屋后治理。家家户户喜欢在门前种点瓜果蔬菜,将来我们要统一规划,用青砖在各家门前垒起小菜园……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浮现在脑海。
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良好精神风貌,他积极组建舞蹈队,现在已有16人参与其中,队伍还在逐步扩大中,他说,“以后我们要多举办乡村春晚、庆中秋等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的舞台上尽展美好风采。”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让村庄更美,开展“美家美院清洁行动”让家庭更美,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村民笑容更美。
白天或行走在村庄或在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晚上夜深人静,他在办公室内伏案沉思,在纵楼村的规划图上细心勾勒,用心绘制美好蓝图。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在基层的时间一晃眼6年过去了。2014年,37岁的赵忠奇经营的生意经过多年拼搏做得红红火火,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生活十分幸福。他斩钉截铁地放弃经营多年的生意,满腔热血,一头扎进基层工作。把村部当家,家庭的事情很少操心,家人从起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全力支持,心无旁骛的赵忠奇更一门心思扑在乡村发展建设上。
今年年初的乡村春晚上,赵忠奇一如往常自编自导整场文艺演出,17岁的大女儿更是参与其中,引吭高歌,看着村庄的发展变化和寒冷冬日里村民们的良好精神风貌,她更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这个“小棉袄”当时什么也没说,却在散场后给了爸爸一个拥抱,一个比心送给爸爸,喊了一句“加油”,又默默走开了。还没回过神来,忙碌的工作节奏把他拉回现实,走访慰问、人居环境整治,又开始新一轮的忙碌,直到傍晚在村部回想白天的事情,他猛地意识到,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更懂事了。对家人的亏欠又多了一分……
他就是这样,舍小家顾大家。在辖区人大代表的眼中,他被视为表率,许多代表都把他当作自己履职的榜样,“当人大代表就要像赵忠奇那样。”在群众的眼中,他更是被视作亲人,带领大家奔向美好生活的领路人。